3D打印新闻
新闻中心

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能打印哪些材料

航空发动机的钛合金叶片、牙科修复用的钴铬合金、甚至新能源汽车的铝合金散热件——这些复杂零部件正被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重新定义。能不能跨越材料的限制,正逐渐成为这项技术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考验。

航空航天:钛合金与高温合金的考验
在航空发动机上,钛合金(比如Ti6Al4V)早已是明星材料。它轻、强度高,但传统加工方式对它并不友好——材料利用率往往不足10%,大块金属切切打打,最后留下一堆废料。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的好处在于,可以直接“长”出接近最终形状的结构件,大大减少浪费。
另一类更棘手的是镍基高温合金(如Inconel718)。这种材料能在700℃以上依旧保持强度,是涡轮叶片和燃烧室的必选。但它的加工难度让不少工程师头疼,打印时很容易开裂。云耀深维的设备通过把精度做到≥2µm,并加上500℃的超高温预热,把裂纹问题控制在可接受范围,零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也更有保障。

医疗领域:316L不锈钢与钴铬合金的精细需求
医疗器械对材料要求特殊:既要强度够,又要和人体兼容。316L不锈钢因为耐腐蚀,常见于手术器械和手术导板;而钴铬合金(CoCrMo)则是牙科和骨科植入物的常客。
云耀深维的Micro-LPBF技术在这一点上有些独到的优势:表面粗糙度能做到Ra≤0.8µm,而且一些小于10°的悬垂结构甚至可以不需要支撑。这意味着植入物能更贴合患者的骨骼或牙齿,医生后期打磨的工作量也随之减少。

金属增材制造

新能源与电子:铝合金与铜合金的新机会
在新能源汽车和电子领域,轻量化和散热是两大核心需求。铝合金轻,是电池托盘和结构件的好材料,但打印时常常因为热裂和气孔率太高而受阻。铜合金则因为导电导热性能出众,被寄予厚望用于电机线圈、散热模块等,但传统工艺里,它很难稳定成形。
云耀深维通过开放更多工艺参数,加上多材料打印的灵活性,逐渐解决了铝、铜合金的这些“老大难”。这让新能源和电子行业看到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,而不只是停留在实验室。

前沿探索:NiTi记忆合金与多材料打印
除了工业主流材料,科研领域对打印NiTi记忆合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。它常用于智能医疗支架、柔性器件,但对工艺稳定性的要求极高。云耀深维的设备能做到5µm的层厚,同时还能实时调整打印参数,这让科研人员可以尝试功能梯度结构,往“多材料一体化”打印迈进一步。

云耀深维的差异化
对比传统LPBF工艺的20-50µm精度,云耀深维的Micro-LPBF能做到≥2µm精度、5µm层厚。再配合500℃高温预热、整体换缸和无接触换粉等设计,不仅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,也为材料研发者和工业客户打开了更大的探索空间。

从钛合金、高温合金,到316L不锈钢、钴铬合金,再到铝、铜,甚至NiTi记忆合金,高精度金属增材制造正一点点拓宽材料边界。而真正推动它往前走的,是对“精度”的持续追求。
在这个赛道上,云耀深维凭借微米级
金属增材制造精度和多材料能力,正在帮助航空、医疗、新能源和科研领域打开新的可能。

 

联系我们
请提交需求,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:
  • 姓名*

  • 电话*

  • 邮箱l*

  • 公司名称(选填)

类型*

请选择
  • 我是代理商
  • 我是客户

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,欢迎给我们留言(选填)

相关推荐:
  • 金属3D打印设备
联系我们
请提交需求,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:
  • 姓名*

  • 电话*

  • 邮箱*

  • 公司名称(选填)

类型*

请选择
  • 我是代理商
  • 我是客户

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,欢迎给我们留言(选填)